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噪音傳遞路徑多元,別忽略結構振動噪音的影響

  • 發布日期:111-07-15

      109年職業傷病防治年報資料顯示,歷年常見的職業病通報以噪音性聽力損失為主,約占總通報量的44.3%。製造業則是最主要通報的行業別,主要原因除了機械設備運轉噪音外,因機具設備運轉或敲擊所產生的振動傳遞到地面、牆面或天花板而引起的結構振動噪音,也是重要的噪音來源。

      過去職場噪音問題的改善技術上,多著重於降低空氣傳導的噪音,例如:利用隔音材料針對噪音源進行遮蔽及阻隔,避免噪音藉由空氣傳導向外傳遞。然而,設備運轉經由結構體所產生的振動噪音卻常被忽略,導致整體降噪效果不彰,故建議於噪音問題診斷與評估時,也應注意噪音可能的傳遞路徑,才可有效達到噪音控制的目的。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以下簡稱勞安所)藉由歷年研究成果及案例分析,彙整4大類型的結構振動噪音改善措施,包括:(一)利用適當的隔振器(材料)對機具進行減振處理;(二)運用阻尼材料(如:橡膠材料)降低機具或結構表面因振動所產生的噪音;(三)運用金屬彈簧或橡膠等材料,降低管路與牆面的剛性連接;(四)透過強化樓板剛性或增加支撐性,加強對重機具設備的隔振效果。透過上述方式對噪音源進行適當的減振處理,才能達到抑制結構振動噪音的效果。

      在噪音來源的評估上,勞安所建議應用頻譜分析技術,建立結構振動噪音量測與評估模式,經由量測噪音源端及受音側之噪音及振動頻譜,透過其頻譜特性之比對,可有效解決空氣傳導音與結構振動噪音不易區分之問題,使其可採取適當之噪音控制規劃。相關資料可參考「探討國內產業噪音工程改善之應用-以結構振動噪音為例」研究報告(請點選網頁下方相關連結)。

  • 發布單位:職業衛生研究組
  • 更新日期:111-07-15
  • 點閱次數:

相關連結(或延伸閱讀)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