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職業危害評估研究

本策略參考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等世界先進國家對職業危害評估(含職場中化學性有害因子暴露評估、流行病學、職業疾病監測技術及健康促進等)經驗及策略,並為因應未來新趨勢及精進職業危害評估研究,特擬定4項議題,分述如下:

一、研議危害暴露標準

為保護勞工避免在作業環境中過度暴露於各種危害因子,藉由蒐集並回顧文獻,提供學理依據,建立我國職場中化學性及物理性危害因子之容許暴露標準建議值(Recommended Exposure Limit, REL),以作為勞動部增修我國「勞工作業場所容許暴露標準」(Permissible Exposure Limit, PEL)之學理依據與參考。研究策略將參考世界主要國家或職業衛生機構團體(例如ACGIH TLVs, NIOSH RELs)關切之新興有害物標的(例如:鹵素碳氫化合物、CMR物質或奈米物質等)之危害標準作為探討標的,以下針對粉塵、有機化合物、特定化學物質及新興危害物質進行分述。

二、開發危害評估技術

為預防職業疾病,讓勞工在安全無虞的職場環境下作業,進行職業危害評估是一件重要的工作,其評估的重要依據就是科學數據。為收集可信賴之危害暴露數據,必須發展有效的評估技術。建立作業環境監測技術及勞工生物偵測技術來量測勞工作業期間暴露危害程度,確定勞工作業符合法令標準,來達到保護勞工的目的。評估技術除了傳統實驗室儀器分析技術外,亦納入儀器直讀等快速獲取勞工暴露危害資料的方法策略。

三、掌握職業疾病趨勢

職業疾病潛伏期長,往往為多重因子所造成,不易歸因於工作因素,且因果關係不易認定,個人因素干擾程度不易分離。有效運用國家相關大型「巨量數據」資料庫,並結合流行病學研究方法,掌握職業病趨勢。

四、職業疾病監測技術

勞工作業環境中的有害物為造成勞工職業病的主要原因,爰此,針對新興職業疾病的職業危害進行監測與介入評估,持續完成化學性危害物引起之職業病認定參考基準探討,藉以提高職業疾病發現率;以及持續提出勞工職業病相關預防對策,並調查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相關規定之現況調查,進行職場健康管理與評估,提出改善與修法建議。

回頁首